盘点那些年随着侨批漂洋过海的钱
“银信合封”的侨批
不单单是一封寄托爱国情、思乡愁的家书
一个近代海外华侨奋斗历史与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作为一个半世纪持续存在并发挥独特作用的
金融与通信工具
侨批在海内外的流通及侨批业的壮大
对于近代中国货币金融的发展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侨批兴起于清末,至1980年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侨批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侨批所递送的币种和货币单位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不断变化。
批封上的货币信息折射出近代中外货币流通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外国银洋、本国银元到国币、港币、人民币的历史演变,体现出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的时代大背景。
清末洋银
清末,旅居东南亚各地的华侨汇款以银圆为本位。
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鸦片战争前,外国银元大量地流入广东,然后遍及其他省份。流入广东的银元以西班牙银元(本洋)、荷兰银元(马剑洋)、墨西哥银元(鹰洋)、英国银元(站人洋)等为主,其中本洋和鹰洋流入数量最多。这些洋银是民间结算的重要媒介,深受欢迎。因此洋银也受到侨工侨民的青睐,成为汇款的主要货币。
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后,对传统币制产生巨大的冲击,引发了自铸银元的潮流。部分通识洋务的官员们开始购买洋机器、学习洋技术来铸造银元。清政府自铸银元的流通,海外侨民也开始将其作为汇款的重要结算货币。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侨批、机铸铜元及鹰洋
(侨批中标示汇去的“龙银”,即清政府铸造的银元)
银元与地方法币
民国建立初期,银元与地方发行的纸币并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革命党人创立中华民国。民国早期,中国货币实行“银本位制”。除了面值“壹圆”的银圆外,还铸造各种银质辅币,俗称“小洋”“角子”或“毫洋”,种类很多。广东地区流通银质辅币“毫洋”,并通行各种地方纸币。这段历史时期,侨工通常汇去“大银”,侨眷收到从国外寄回来的汇款单后,还需要兑换成地方法币(纸币、毫洋)才能用。但是本地法币贬值太快,所以一些侨批上会标注按寄出当天的实际购买力来兑换。
具体如何兑换呢?来看看侨眷张婶子和侨批局职员陈二哥是怎么说的吧~
张婶子
陈二哥,我是过来领钱的。
(递过来地方币双毫)张婶收好。
陈二哥
张婶子
不对呀!我家男人给我寄的是袁大头,怎么给我双毫?
这是批局的规定,你看批封上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吗?订交广东法币。
陈二哥
侨批上写着:订交广东法币,意思是无论寄出的是什么币种,都要折算成广东的法币再交给侨眷。
张婶子
那我不是亏了,这个双毫不值钱呀!
唉没办法呀,咱也只能按规矩办事。
陈二哥
备注:在批局里张大婶拿到了5个双毫,但当时1枚袁大头值6个双毫。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市立银行纸币、“双毫”
“中央币”“法币”“国币”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汇款以法币为本位。
民国中期,由于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杂乱不堪。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这一时期的侨批封上已很少出现“洋银”,被“中央币”“法币”“国币”取而代之。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侨批、纸币
(侨批中标示汇去“国币”及“交通券”,即国民政府实行的法币)
金圆券
由于国民政府统治混乱,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但是金圆券膨胀速度比法币还快,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各地纷纷拒用。这一时期,出现了汇款过亿元金圆券的侨批。
侨民们要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来看看海外某侨批局里的王职员和陈经理怎么支招吧。
王职员
唉金圆券又贬值了,这一天一个变化的,让百姓怎么活啊……
是啊,你看这一张金圆券的面值都上百万了,根本不值几个钱。
陈经理
王职员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啊,下南洋辛苦谋生,就想多赚点钱寄回老家,咱们得想想办法,能帮就帮一把。
这样,你在寄出的侨批上注明一下,以寄出之日的货币购买力为准。
陈经理
王职员
好主意,您可真是帮了侨胞们大忙了!
都是同胞,应该的。
陈经理
由于侨批从海外寄回国内往往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海外一些侨批局为了减轻金圆券不断贬值带来的损失,会在批封上注明以侨批寄出之日的兑换比例为准。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侨批、100万金圆券
(侨批中标示汇去“金圆券”3亿,货币一文不值)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硬性规定了华侨汇款必须折汇金圆券,华侨和侨眷蒙受重大的损失, 生活更加陷入贫困之中。华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将所有的侨汇都汇寄香港,国家银行的侨汇收入日益减少。四邑、汕头等侨乡,港币充斥市面,成为流通钞票之一。
银行汇率严重脱离实际而偏低,这是侨汇逃港的主要原因。一般华侨由于国币币值暴跌,除非常必要,都不愿多直接汇款国内,因为款项汇出后,隔日即吃汇率降低的大亏;同时,汇款抵达国内时,其原有价值又受物价暴涨影响而吃亏。在这双重损失下,他们当然不愿将辛苦得来的钱变成一捆捆无用的废纸。
侨汇大量逃港直接导致了国际收支难以平衡,外汇储备日趋枯竭的情况出现。而且滞留在港的侨汇一部分变成游资流入侨乡,有些被用来搞投机活动,扰乱了金融市场,愈益加剧了经济危机。
港币与“南方券”
解放战争时期,广东革命根据地民主政府为废除国民党腐败的金融政策,解决财政困难,稳定市场,保护群众利益,陆续建立裕民银行、新陆银行、南方人民银行,分别发行“裕民券”“新陆券”“南方券”,同时发行各种公债,作为渡过难关的重要手段,建立全新的金融体系,促进南方革命根据地金融事业发展,成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侨工大多数采用港币作为汇款货币,规避金圆券带来的严重贬值。同时,在革命根据地,华侨的汇款会折换为“南方券”,充当流通的货币。这给侨批业增加了不少困难。
为协助侨批业解决实际困难,当时南方人民银行在河婆成立潮汕分行:一是对解付解放区的侨汇,准许批局交进港币,兑换成南方券分发侨批,仅8-9月两个月,兑换港币50余万元;二是对一些批局因无现钞,通融凭其本号的汕单或港单换南方券,所有汕单或港单由河婆银行委托有关方面凭单收回港币。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侨批、南方券
(侨批中标示“港币”折换“南方券”,并附上兑换比率)
“人民币”
广州解放之初,中共华南分局审慎应对金融,公布人民币为本位币,取缔伪币,禁用外币银元(允许定点兑换人民币),短期内允许港币流通(当时港币流通量约6亿,此举特例,稳定大局);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华侨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奖励侨批扩大收汇业务,私营侨批业归属国家银行管理,以管理外汇为主。此时的侨批以汇寄港币为主,同时银行对侨批进行统一管理,所汇寄港元需要折换成人民币(或粮票、油票、肉票等),以保持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的作用。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是华侨汇款的主流。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港币”折换“人民币”侨批
侨批有“草根金融”之称,它帮助华侨实现了财富、情感和信息的跨国流通。而作为早于中国现代银行产生的侨批业更是我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先行者,蕴含着货币、信用、国际汇兑等金融业沿革的历史。
来源:
《潮汕地区侨批业的沿革》
《侨批与中国货币金融演变》
《近代广东侨汇研究》